股市像潮水,龙竹科技(831445)的一次跌停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多条链路同时受压的结果。一次典型场景:2024年第三季度,竹浆与化学助剂价格短期飙升约28%,公司毛利率从24%跌至19%,当月营收环比下滑12%,市场情绪引发连续抛售导致单日跌停。问题不是价格本身,而是暴露出供应链与现金分配的脆弱。
技术与策略并举。公司采用三项应对措施:一是原材料对冲与长期采购协议,将短期价格波动的影响从月度收入平滑到年度合约;二是推进小规模垂直整合——自建竹纤维预处理线,毛利恢复幅度约3-4个百分点;三是以回购配合透明化沟通重塑市场预期。回购方案公布后,短期内虽增加对外现金支出5000万元,但股价在六个月内反弹约35%,市值回补了大部分损失。
现金流与分配的权衡值得细看。面对营收波动率高达18%的现实,公司把经营现金流优先用于:50%用于库存与供货稳定,30%用于技术改造(降低单位成本约6%),20%作为回购与分红的缓冲。这样的配比在实践中减少了季度间的收入波动,6个月后收入波动率从18%降至8%,并改善了债务到期结构。
管理层的企业社会责任并非软文,而是实操工具。龙竹科技在受挫期间启动“竹林再造计划”,投入每年约300万元用于可持续采购与当地农户补贴,降低原材料供应链的社会风险。此举带来直接回报:稳定了优秀供应商关系、减少了停供概率,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提升,B端订单恢复速度加快,成为回购与价量回复的隐性助力。
案例的价值在于:当原材料价格冲击、收入波动与市场情绪交织时,单一工具(例如仅靠回购)难以解决根本问题。组合策略——对冲+垂直整合+现金优先级调整+CSR—才是真正把风险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。数据证明了路径的有效性:毛利与现金流稳定后,公司再融资成本下降,市场预期逐步向正面修复。
故事尚未结束,但这条由危机到修复的路径,给同类中小创新制造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手册。